一汽奔腾新能源突围,借鉴小马成功经验,悦意能否复制辉煌?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一汽奔腾品牌累计销量达到137217辆,同比增长39.3%。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17203辆,同比增幅高达164.5%;9月份,奔腾整车销售18880辆,新能源车销量达16217辆,创下奔腾近十年来单月销量的新高。截至目前,奔腾品牌的历史总销量已突破200万辆。 从数据来看,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增长尤为显著,显示出其在市场转型中的强劲势头。这种快速增长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认可,也反映出企业战略调整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当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奔腾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实属不易。未来,如何持续巩固这一增长态势,并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将是奔腾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头部品牌凭借资源和规模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二线品牌的生存环境愈发艰难,“不突破,就淘汰”已成为现实的写照。然而,在困境中也不乏亮点,一汽奔腾——这个曾经被边缘化的企业,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匹在燃油车领域中脱颖而出的黑马,它的逆袭秘诀是什么?
回顾一汽奔腾的发展历程,它的转型有“三招”:
第一招——改革。在传统车企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其原有的管理架构往往显得不够灵活,决策链条较长,导致在面对市场快速变化时,常常反应滞后,行动效率不高。
为打破这一困境,2023年,一汽奔腾启动增资引战计划,引入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注资1.6632亿元,同时一汽股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共同追加投资50亿元。此次增资完成后,一汽集团持股比例超过98%,悦达集团持股比例为1.9741%。此后,一汽奔腾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完成了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到“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
这既为一汽奔腾的新能源转型充实了资金储备,有力支持了研发与市场推广,还通过资本机制的优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在决策机制上逐步实现了“去行政化”。机制革新带来的活力直接反映在销量上:2023年,一汽奔腾全年累计销售突破12万辆,同比增长达59.4%;2024年销量进一步突破15万辆,创下十年来的最佳业绩纪录。 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市场表现方面,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种增长不仅源于产品力的提升,更得益于内部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明显增强,这对传统车企而言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未来,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品牌影响力,将是其需要持续关注的方向。
第二招——技术。一汽奔腾悦意系列的诞生,根植于品牌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长期积累与体系化创新。依托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等自研技术,悦意序列在整车架构、能源管理、智能交互等维度实现了全面进阶。过去三年间,一汽奔腾投入百亿级资源,系统构建了覆盖平台、动力、座舱及智能驾驶的全域技术架构,推动悦意序列完成从技术孵化到产品落地的跨越。
在新能源消费逐步从“尝鲜”走向“普及”的背景下,悦意系列践行的是“技术平权”。与此同时,一汽奔腾还积极与华为、宁德时代、地平线等头部伙伴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攻坚电驱系统、电池安全与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
第三招——定位。面对越来越年轻化、社群化的新能源用户群体,一汽奔腾推出了“JoyPai”用户服务品牌,这一品牌突破了传统售后服务的边界,深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通过JoyZone(共聊场)、JoyTime(共玩局)、JoyLife(共生圈)三大模块,奔腾以社区化的方式与用户互动,致力于构建长期的情感纽带,将单纯的用车服务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陪伴。 在我看来,这种从“服务”到“陪伴”的转变,体现了车企在用户运营上的深度思考。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单纯的产品优势已不足以支撑品牌的持续增长,唯有真正理解用户的生活方式,才能实现更深层次的共鸣与认同。一汽奔腾的这一尝试,不仅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也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向。
此外,奔腾将悦意系列定位为“千家万户都买得起的高品质新能源汽车”,这一定位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诉求。为诠释“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奔腾在营销传播中注重直观、可感知的沟通方式。在悦意07的发布会上,一汽奔腾产品CEO徐明曾当场饮下浸泡过座椅皮革的水,直观印证材料的环保安全性。这比参数宣传更具冲击力,也迅速为产品赢得关注与信任。
2023年,一汽奔腾在实施“三板斧”策略后,销量实现显著增长,全年累计销售突破12万辆,同比增长59.4%;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5万辆,创下十年来的最佳成绩。2024年5月28日,奔腾小马正式上市,定位为A00级纯电小车,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69万至3.19万元。该车型凭借时尚的外观设计和高性价比迅速获得市场关注,在上市后实现年内销量环比六连涨,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奔腾小马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成效,也反映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小型电动车的认可。这种以产品力为核心、精准定位市场的策略,为一汽奔腾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趁热打铁,今年3月27日,奔腾悦意系列正式发布。其中,悦意03作为首款车型,定位为A级纯电SUV,售价区间为9.79万至12.29万元;5月26日,该系列第二款车型悦意07也正式上市,定位于中型插混SUV,售价范围为9.98万至13.99万元。在价格定位上,悦意系列与奔腾小马形成明显差异,也体现了一汽奔腾品牌向上发展的战略方向。
但悦意系列却表现不佳。直到今天,一汽奔腾的新能源销量都主要是奔腾小马贡献的。
自今年3月上市至8月,悦意03的月度销量分别为459辆、749辆、3015辆、3358辆、3358、3063辆。连续四个月销量超过3000辆,表明悦意03在已经初步获得一席之地,但仍处于瓶颈期。与此同时,悦意07的销量更还处于低位,悦意07上市以来月度销量分别为211辆、462辆、462、396辆,在市场中是“小透明”。
相比之下,奔腾小马近7个月的月度销量分别为7450辆、8776辆、5095辆、7103辆、10982辆、10982辆、8703辆,每个月都超过悦意系列的总和。“小马”珠玉在前,“悦意”将如何复制奔腾在新能源上的成功?
为了突破当前的市场困境,9月23日,一汽奔腾推出了奔腾悦意03和悦意07畅享版,两款车型均主打“质价比”策略,试图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配置吸引消费者。 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一举措反映出车企在面对竞争压力时,正逐步调整战略方向,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尤其是在当前消费趋于理性的环境下,“质价比”成为打动消费者的有力武器。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在中端市场的影响力,也为后续产品线的拓展打下基础。
9月23日,一汽奔腾悦意07、奔腾悦意03畅享版正式上市,其中奔腾悦意07 210km畅享版售价为10.98万元,奔腾悦意03 565km畅享版售价为8.88万元。此次新车的推出,旨在进一步推动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与发展。 从市场角度来看,两款车型的价格定位较为亲民,尤其是奔腾悦意03的续航里程达到565km,显示出品牌在电池技术上的进步。这样的产品组合,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反映出一汽奔腾在新能源转型道路上的积极尝试。不过,面对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如何在品质、服务以及品牌认知度上持续发力,仍是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中,奔腾悦意系列所面对的是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等头部新能源品牌及新势力车企的产品,每一个都是“难缠的对手”。未来两年,一汽奔腾计划密集推出6款全新车型,构建覆盖A0级到B级市场的E/P/R三大产品矩阵,全面涵盖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进一步扩充其新能源产品体系。接下来,奔腾悦意能否延续小马的成功,从二线品牌中突围而出,将成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