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视界2025年10月01日 23:22消息,国庆出行高峰致高速拥堵,自驾安全须谨记。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据多方预测,今年假期期间的出行人数明显增加。许多民众选择提前一天或在昨晚就出发,但由于大多数人采取了相似的出行安排,导致交通压力在短时间内集中显现。
从昨晚起,全国多个地区的高速公路近期相继出现严重拥堵现象。夜间行驶时,道路上密集的车灯形成强烈对比,一侧是连续不断的白色车头灯,另一侧则是红色的尾灯队伍,被网友形象地称为“鸳鸯锅”景观。
有关部门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可能达到23.6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人数预计约为18.7亿,占总出行量的近八成,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出行方式。 从数据来看,自驾出行在国庆假期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出人们在出行选择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和便利性。这一趋势也与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密切相关。同时,自驾游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交通的压力,为假日出行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不过,这也对交通管理和景区接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部门仍需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公众出行安全有序。
相关部门建议,长途自驾出行前应全面检查车辆状况。需确认机油、防冻液和玻璃水是否充足;查看仪表盘是否有异常报警,电瓶状态是否良好;同时检查发动机底部是否存在漏油、漏水等情况,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保障行车安全。 在我看来,这样的提醒非常必要。随着自驾游的日益普及,很多驾驶员在出发前往往忽视对车辆的基础检查,这可能导致途中出现突发状况,不仅影响行程,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提前做好细致检查,是对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负责的表现。
出行前应合理规划路线,关注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实时路况信息,科学安排出行时间和路径,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和易堵路段,以减少途中长时间等待。在当前城市交通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提前做好出行准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提升出行效率,也能有效缓解道路拥堵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信息透明度,为公众提供更精准、及时的路况指引,同时鼓励市民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共同营造更加顺畅的交通环境。
尤为重要的是,要严格防范疲劳驾驶,尤其是在夜间行驶时更要提高警惕。驾驶员应确保有充足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四小时,之后必须在服务区或其他安全地点停车休息,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应严格遵守“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的原则,以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若车辆仍可行驶,应立即打开双闪警示灯,并尽快驶入应急车道;若车辆无法移动,需持续开启警示灯,并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放置警示标志,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