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OTA成智能汽车隐形召回新标配

小米OTA升级成隐形召回工具,11万辆SU7陷安全争议

小米召回 SU7 软件OTA 智能汽车 召回方式

​​智融视界2025年09月19日 23:53消息,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软件OTA成智能汽车召回常见方式。

   小米SU7,小米汽车官方

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OTA成智能汽车隐形召回新标配

   9月19日,小米汽车近日宣布,对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实施召回,涉及车辆总数为116887辆,生产时间范围为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此次召回反映出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仍需持续加强,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更应注重细节与安全标准的严格执行。尽管召回是企业负责任的表现,但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除了关注品牌与性能,也应留意其售后服务与质量保障体系。

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OTA成智能汽车隐形召回新标配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依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已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的备案。

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OTA成智能汽车隐形召回新标配

   召回原因为:在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开启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特定情况下,可能无法准确识别、预警或处理极端特殊场景。如果驾驶员未能及时介入,可能会增加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OTA成智能汽车隐形召回新标配

   与传统召回方式不同,此次召回无需车主前往门店,小米汽车将通过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受影响车辆免费更新软件,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小米汽车将通过短信、手机APP等途径通知相关车主。

   随后,小米汽车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转发了《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91集)》,并鼓励车主仔细阅读相关内容。该集内容对用户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产品的了解与信任。此次互动体现了小米汽车在用户沟通方面的持续努力,也反映出品牌对用户反馈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能够更好地建立与消费者的连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在《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91集)》中,小米汽车表示,只需将车机系统升级至XiaomiHyperOs1.10.0版本,即可完成此次OTA召回升级。

   该版本主要新增和升级了两方面功能:

   第一,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功能:优化了车辆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表现,使通行更连贯;优化了大车避让绕行体验,面对压线大车可尽早识别,绕行处理更灵活更安心;以及可根据道路和交通环境动态调整辅助驾驶目标车速,使得高速领航辅助功能通行更连贯。

   第二,升级「泊车偏移辅助」功能:车主可根据实际车位情况,手动选择车辆偏左、居中或偏右停放,有效解决在狭窄车位停车时上下车不便的问题。同时,寻位泊车辅助在确定停车位置时也支持偏移设置的记忆功能,车辆将自动保存上一次的停车偏移选择。

   目前,“泊车偏移辅助”功能主要适用于垂直车位和斜列式车位,暂不支持水平侧方车位以及机械式车位。同时,由于周边环境、车位大小差异以及车位旁边障碍物距离过近,在使用“泊车偏移辅助”功能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线现象。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召回的重点正逐渐从传统的机械部件转向算法、传感器和软件逻辑等“不易察觉的问题”。智能驾驶系统和车机交互功能,如今已成为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虽然以软件形式存在,但辅助驾驶故障、影像系统异常等问题仍然属于安全功能缺陷,与硬件问题一样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汽车厂商在发现问题后应迅速响应,并主动进行召回。

   目前,此次召回没有出现事故及人员伤亡情况。

   这并非小米汽车首次以OTA方式实施召回。

   早在今年1月24日,小米汽车曾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原因是“部分车辆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时间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识别,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此次共召回30931台SU7标准版车型,且均通过远程OTA方式完成修复。

   同样在今年1月24日,特斯拉也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分两批召回:

   2023年7月16日至2024年12月14日期间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以及国产Model 3、Model Y车型被召回,原因是车辆在上电时可能出现反向电流,进而损坏行车电脑主板上的电源组件,导致后视摄像头功能异常。这一问题可能造成倒车影像无法正常显示,影响驾驶员在倒车时的视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次召回反映出汽车电子系统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仍需持续优化,尤其是在高压电气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内部的电子控制系统日益复杂,如何确保各部件之间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将成为车企必须重视的问题。此次事件也提醒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应关注官方发布的召回信息,并及时进行检修,以保障行车安全。

   第二批召回涉及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9月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Model 3和Model Y电动汽车,问题出在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上,可能导致转向助力受限甚至失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次召回反映出汽车制造商在软件系统稳定性方面仍需持续优化,尤其是在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软件安全已成为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加强质量管控与后期维护,确保用户用车安全。

   两批召回的特斯拉汽车均因软件问题而启动,累计召回车辆超过120万辆,且均为通过OTA方式进行修复。这种做法体现了车企在面对技术问题时的高效应对能力,也反映出软件系统在现代汽车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随着智能化程度加深,软件故障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而OTA技术的应用则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及时的途径。

   这类以“软件缺陷”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主要原因的召回,由于问题具有“隐蔽性”,更容易引起用户的不安。在此情况下,车企的响应速度和沟通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小米在本次召回中通过《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91集)》积极释疑。而在1月份召回时,从发现问题到启动召回仅用7天,快于行业平均的15天,雷军亦多次通过微博同步进展,强化了用户信任。

   但是,OTA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方案。例如,特斯拉在1月份的召回公告中提到,“对于无法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进行更新的车辆,将通过特斯拉服务中心联系相关用户,实施召回并免费更换行车电脑,以消除安全隐患。”这表明,当软硬件协同出现缺陷时,仍需依赖线下服务进行处理。

   汽车产品日益复杂,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未来召回事件的形式和原因可能会更加多样化。尽管如此,车企在面对问题时,仍应主动承担责任,以及时、公开、稳妥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才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稳固品牌基础的关键所在。 在我看来,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产品的技术门槛不断提高,企业更需强化质量管控与售后服务体系。召回不应只是被动应对,而应成为企业持续改进和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契机。唯有秉持透明与负责的态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阅读

广汽集团10月销量破17万,出口激增69.2%创佳绩
深圳坪山打造全国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
小米豪掷20亿押注新能源,十年免购置税政策落幕前车企暗战升级
理想Mega自燃事件引争议,真相究竟如何?

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填写评论内容

汽车资讯栏目

智融视界汽车资讯栏目为您提供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深度分析和独家视角。

即时资讯

全天候更新热点事件,第一时间传递重要新闻

深度分析

专业团队解读事件背景与深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