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今年超7600万消费者购买1.26亿台家电以旧换新产品。
北京10月27日电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27日就2025年1至9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发展情况表示,今年以来,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批发和零售业的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至9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GDP比重为10.3%。整体来看,批发和零售业运行态势良好,对扩大内需、强化国内大循环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从当前数据看,批发和零售业的稳步增长反映出国内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这一行业的持续向好不仅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商业布局、提升服务效能,将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批零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多种经营业态持续快速发展。从批发领域来看,1至9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商品市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2%。其中,工业消费品类和生产资料类市场的利润分别增长17.9%和6.4%。从零售方面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至9月,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限额以上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店等各类零售业态均实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6.4%、4.8%、4.4%、1.5%和0.9%。仓储会员店、集合店、无人值守商店等新兴零售模式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
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客流与消费持续增长。城市商业整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1至9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和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4.3%和4.4%。与此同时,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已累计建设625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涵盖养老、家政、零售等各类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社区居民达1.29亿人。县乡市场展现出强劲的活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至9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9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城镇高出0.2个百分点,其中包含镇区和乡村的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38.8%。农村电商持续快速发展,商务大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7%,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6%。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城乡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城市商业在稳定中寻求突破,而县乡市场则凭借政策支持和消费需求的释放,展现出更强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在农村电商领域,数字技术的渗透正在重塑传统消费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城乡商业布局,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将是推动消费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国货“潮品”正成为市场新宠。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7600万名消费者参与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累计购买产品超过1.26亿台;同时,超8100万名消费者选购手机等数码产品,交易量突破8800万件。全国共有8.7万家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累计换购新车超过1200万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9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5.3%,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5%。 与此同时,老字号品牌也展现出新的活力。各地持续推进2025“老字号嘉年华”,举办各类特色活动220余场,实现直接销售额38亿元,带动线上线下整体销售额达169亿元。平台企业数据显示,1至9月,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堂食交易额同比增长23%。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以旧换新政策正在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推动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国货品牌的升级与创新,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增强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老字号的复兴则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的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