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视界2025年08月21日 18:14消息,A股突变,资金狂涌,外资传来大消息,市场坚定做多情绪升温。
外资做多中国的热情持续攀升!
A股午后出现突然跳水,随着半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导致波动加剧。与此同时,港股近期表现持续疲软。主流资金的一些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情绪。然而,在这一关键节点,外资传来重要利好消息。 我认为,当前市场的波动更多是由于业绩披露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资金流动的短期调整所致。尽管短期内存在压力,但外资的动向往往被视为市场风向标,其积极信号可能为后续行情提供支撑。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关注基本面变化,同时留意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动态。
首先,野村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资金正快速转向估值更具优势的中国市场——AH股受到明显增持,港股和A股的配置比例分别上升0.8和0.7个百分点。
其次,今年,韩国散户投资者大量进入香港股市,抢购中国蓝筹科技股的上涨行情。截至8月12日,其持仓规模已达24亿美元,创下了四年来的最高纪录。
最后,高盛指出,中国再次成为全球资金净买入最多的市场,体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吸引力。高盛交易台(不含量化交易)的资金流动显示,其平均名义金额的买入量是卖方资金的两倍,反映出强劲的买方动力。
资金狂涌
近期,外资情绪再度高涨。
今年,韩国散户投资者持续加大在香港股市的布局,截至8月12日,其持股规模已达到24亿美元,创下了四年来的最高纪录。根据韩国证券托管机构(KSD)的数据,韩国散户投资者持有的香港上市股票市值较2024年底增长了33.5%,较2023年底上升了41.7%,接近2021年创下的五年高点31亿美元。
韩国投资者最青睐的股票是小米集团,其持股价值达到2.389亿美元。排名第二的是腾讯,持股价值为2.257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持股价值为1.862亿美元;阿里巴巴的持股价值为1.822亿美元;中芯国际则为9180万美元。今年以来,这些股票的股价涨幅在20%至79%之间。
宁德时代是韩国投资者持有的第六大公司,持有价值8610万美元的股票,自5月在香港上市以来股价已上涨35%。
与此同时,野村证券对45只大型新兴市场基金的分析显示,7月份印度的相对配置环比下降了110个基点,多达41只基金减少了配置。这意味着印度成为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最大的减持市场,其配置相对于基准MSCI新兴市场指数为负2.9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和韩国成为区域再平衡中的主要受益者,其在海外投资组合中的配置分别提升了80个基点、70个基点和40个基点,显示出国际资本正在加速向这些地区流动。 从当前趋势看,这种资金流向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亚洲经济基本面的持续信心,也体现出全球投资者在地缘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对相对稳定和增长潜力较大的市场的重新评估。中国香港作为连接全球资本的枢纽,中国内地凭借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产业升级动能,以及韩国在科技和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均展现出较强的吸引力。这一轮资金流动或将对相关地区的资本市场、汇率乃至整体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坚定做多?
高盛日前也出具一篇名为《做多中国,精彩不限于此》报告,传递出对中国市场强烈看好信号。报告显示,中国A股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再度成为全球资金净买入最多的市场,展现强劲的韧性与吸引力。
从资金流动情况来看,高盛交易台(不含量化交易)的平均单笔资金规模是卖方资金的两倍,反映出较强的买入动能。高盛近期重点增持采矿、保险、游戏和消费类股票,同时减持科技、汽车零部件、经纪及CPO相关股票,显示出其对内需领域和高景气行业的偏好。
当前A股正处于新一轮强势周期中,上证指数已从2024年9月的2700点左右上涨至如今的3700点以上,涨幅超过35%,显示出较强的持续性。 从市场表现来看,此次上涨并非短期炒作所致,而是基于经济基本面逐步改善、政策支持不断加码以及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市场情绪的回暖为后续行情提供了支撑,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预期。未来若能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经济数据的稳步提升,市场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华福证券指出,从“慢牛”特征来看,A股市场长期趋势的底部持续上移,尽管近期波动较大,但整体仍呈现出结构性上涨的格局。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A股多数指数的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部分指数接近或达到历史高位。与2015年以及2020—2021年的牛市相比,虽然目前融资余额已超过2020—2021年的高点,但仍比2015年历史峰值22728亿元少约2000亿元。若按照当前每日70亿元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在30个交易日内将突破历史高点,显示出杠杆资金已经进入高位运行阶段。 **看法观点:** 当前市场在结构性机会中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但高估值和高杠杆的并存也意味着风险正在累积。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关注基本面支撑,避免盲目追高。市场若要延续“慢牛”态势,还需政策面与经济数据的进一步配合,短期波动或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