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凌晨宣布降息,内部意见分歧加剧,市场高度关注。
关于降息前景,美联储内部分歧正在加剧。
根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的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参与此次会议的19位官员中,超过半数认为今年内仍可能至少再降息两次,但也有几位官员预计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仅会降息一次,甚至不再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美股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对于是否做出更大幅度的降息承诺感到犹豫。隔夜美股收盘,标普500指数上涨0.5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12%,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28日至29日的议息会议上再次下调利率25个基点。据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0月9日06:00,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达到94.6%。 从当前经济环境来看,市场对降息的高概率预期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缓解的担忧。尽管美联储在年内已多次调整货币政策,但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宽松政策似乎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一动向或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在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方面值得持续关注。
美联储最新发布
北京时间10月9日凌晨,美联储官网公布了9月16日至17日举行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 此次会议纪要的发布,再次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关注。尽管会议内容尚未透露出明确的加息或降息信号,但其措辞中透露出的对通胀和就业市场的审慎态度,仍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来看,美联储的决策不仅关系到美国自身经济,也将对全球资本流动和市场预期产生深远影响。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大体同意,近期就业增长放缓的重要性超过了持续高企的通胀,因此决定降息25个基点,这是今年的首次降息。
9月会议的投票结果为11比1,投出反对票的成员是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他主张降息50个基点。 从当前美联储的决策动态来看,此次投票结果反映出内部在货币政策方向上的分歧。尽管多数委员支持维持现有利率政策,但斯蒂芬·米兰的反对意见表明,部分官员对经济前景存在不同判断。降息50个基点的提议虽未被采纳,但其背后所体现的市场预期和政策调整压力值得关注。未来美联储的政策走向,或将更多受到经济数据变化及市场反应的影响。
米兰认为,实际中性的利率水平可能低于此前估计,因此美联储需要更快降息。
根据会议纪要,多数美联储官员表示,在今年剩下的时间内,进一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是恰当的。
纪要显示,多数与会者指出,当前通胀前景存在上行风险,部分官员对降息持谨慎态度。有少数人认为,上个月无需降息,甚至认为维持利率不变也是可行的选择。这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在平衡通胀控制与经济支持之间的分歧仍在持续。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存在显著分歧:在19位与会官员中,超过半数认为今年还可能再降息两次,但也有几位官员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仅会降息一次,甚至不再降息。
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官员认为当前的借贷情况表明“货币政策并不特别紧缩”,因此他们建议在考虑进一步降息时应更加谨慎。
被称作“美联储传声筒”的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撰文指出,根据周三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9月决定降息时,对于未来是否应继续降息存在显著分歧。
在参加会议的19位官员中,略多于一半的人预计今年还将至少再降息两次,这意味着10月、12月的会议可能会连续降息。但另有7名官员认为,今年不会再有进一步降息,凸显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部达成共识面临的挑战。
投资者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28日至29日的议息会议上再次降息25个基点。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0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5.9%,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4.6%;美联储12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0.9%,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9.0%,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0.1%。
Timiraos表示,鲍威尔9月23日的讲话中并未强烈反驳市场的降息预期,他当时表示,官员们将根据增长、就业和通胀数据进行评估。
就业市场恶化的风险
最新发布的会议纪要的重点无疑是,美联储官员们对美国就业市场风险上升的关注。
会议纪要显示,部分参会官员担忧,若长期维持当前利率水平,可能对就业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特别是在对利率变动较为敏感的房地产领域。 我认为,这一担忧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在维持经济稳定与防止过热之间的谨慎平衡。住房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利率的敏感性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整显得尤为关键。如果利率长期处于低位,可能会抑制市场活力,进而影响相关行业的就业情况。因此,如何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合适的节奏,仍是当前政策面临的重要课题。
自9月会议以来,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Philip Jefferson)和鲍曼(Michelle Bowman)等多位美联储理事均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走弱是进一步降息的理由。
但也有参会官员认为,最新指标并未显示劳动力市场状况出现明显恶化。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仍然对通胀高企的问题表示担忧。过去四年,通胀水平持续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他们担心企业和消费者可能逐渐适应较高的价格涨幅,导致通胀长期维持在约3%的水平,远超预期目标。 我认为,这种持续的高通胀不仅会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可能对经济的长期稳定构成威胁。如果市场形成对高通胀的“适应性预期”,那么即便政策收紧,通胀回落的难度也会加大。因此,美联储需要在控制通胀与防止经济硬着陆之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点。
多位官员表示,关税的调整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物价水平,但同时提醒,随着进口商品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企业可能减少招聘,以维持自身的利润空间。此外,进口税的上调还可能削弱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因为企业往往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影响整体的消费活力。
美联储官员们重申,他们在未来决策中将同时权衡就业市场疲软与通胀风险。纪要指出,参会官员们强调在促进就业与控制通胀目标之间采取平衡政策的重要性。
Timiraos指出,鲍威尔正试图在两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担心利率过高导致就业疲软,另一方面又担心降息过度令通胀回升。他上月表示:“双向风险意味着不存在无风险的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官员在美股持续创新高的背景下,对于承诺更大幅度的降息仍感到顾虑。
在内部分歧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美联储正陷入缺乏经济数据支撑的困境。由于国会僵局持续,美国政府自10月1日起便处于“关门”状态。在此期间,包括劳工部、商务部在内的多个数据发布机构已停止运作,既未发布新数据,也未进行数据收集工作。
如果“关门”的状态持续到月底,美联储官员们将在完全没有通胀、失业率和消费者支出等数据的情况下召开议息会议,或将“蒙眼”决定是否继续降息。
Timiraos指出,自上次美联储会议以来,官员们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难以对经济形势做出明显调整。近期政府“停摆”也影响了美联储内部的沟通与观点协调。在缺乏官方数据的情况下,美联储目前主要依靠私营机构的数据,以及企业关于价格和招聘情况的反馈来判断经济动向。
蒂米拉奥斯的文章指出,美国官方月度经济数据的缺失正值一个格外不确定的时期,美联储官员们正面临着被重大政策试验所重塑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