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o 3.0发布,200亿参数AI模型,一键将草图转3D,重塑三维创作未来。
8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VAST公司旗下AI驱动的3D大模型Tripo近日正式发布3.0版本,标志着国内在3D生成技术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此次升级不仅在参数规模上实现飞跃,更在生成质量与用户体验上带来实质性突破,被业内视为推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向三维内容创作纵深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Tripo 3.0将模型参数提升至200亿级别,采用全新的技术架构与名为“SparseFlex”的表达形式,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分辨率与推理效率。这一技术革新使得生成的3D模型在细节还原度和几何精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将AI生成的3D内容带入“IMAX高清”时代。可以预见,这种高保真、高效率的生成能力,将在游戏、影视、虚拟现实等对视觉品质要求极高的行业中产生深远影响。

从实际功能来看,Tripo 3.0通过核心算法的重构与功能模块的深度优化,实现了3D内容创作流程的跨越式进步。新版本支持姿态控制、对称性调节、多视图图像输入以及细节平滑控制等多项创新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只需上传一张手绘草图或简单涂鸦,系统便能在秒级时间内生成结构完整、细节丰富的3D模型。这种“从零到一”的极简创作路径,极大降低了传统3D建模的技术门槛,让更多非专业用户也能参与三维内容创作。
在工业化生产层面,Tripo 3.0展现出强大的工具链整合能力。其支持从标准T-Pose模型快速生成角色,并自动完成专业级骨骼绑定,实现了从静态模型到可动画角色的智能化转换。这一能力对于游戏开发和动画制作团队而言,意味着可大幅缩短前期资产制作周期,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在AI加速重构内容生产的当下,Tripo 3.0正逐步成为连接创意与落地的关键桥梁。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推出的智能贴图笔刷工具。该工具允许用户以类似绘画的方式,直接在3D模型表面进行材质与纹理的绘制与编辑,操作直观且响应迅速。这不仅打破了传统贴图流程中复杂的UV展开与材质映射环节,更让艺术表达回归“所见即所得”的自然状态。从技术民主化的角度看,这类工具的出现,正在重塑专业3D设计的边界——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正成为大众创造力的放大器。
总体来看,Tripo 3.0的发布不仅是VAST在AI+3D赛道上的一次技术亮剑,更是中国企业在AIGC前沿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随着生成式AI逐步从二维图像向三维空间延伸,谁能在3D生成的核心算法、用户体验与生态构建上占据先机,谁就有望主导下一代数字内容的生产范式。Tripo 3.0的出现,或许正是这个变革时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