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视界2025年09月14日 10:16消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寄语福耀新生:AI时代赋予每个人平等起点,鼓励青年把握机遇,勇敢追梦。
9月14日,福耀科技大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福耀大讲堂”活动。作为首讲嘉宾,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于9月12日走进校园,与该校首届50名本科生面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创业心得。他在演讲中强调,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学习和自我反思是年轻人走向成功的关键路径。
王兴兴以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技术迭代速度前所未有,唯有不断吸收新知识、主动思考未来方向,才能在AI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他特别指出,当前人工智能虽已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但人类最核心的优势——自我驱动能力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依然是机器无法复制的。这种源自内心的热情与使命感,正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王兴兴并未回避自己早年“偏科严重”的短板,反而以此为例说明:找到热爱的方向并极致投入细节,才是成就卓越的捷径。他回忆起小学时通过细致临摹成为班里画画最好的学生,进而领悟到“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重要性。这一思维模式贯穿了他的创业历程,也构成了宇树科技在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全球领先的技术底色。
从2016年创立至今,宇树科技已在高性能机器人领域深耕九年。正如王兴兴所言,公司上个月刚刚庆祝了九周年庆典。而近年来,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不仅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销量领先,广泛应用于科研、教育、工业等多个场景。这背后,是一个中国年轻科技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垄断的真实写照。
令人深思的是,王兴兴将AI时代的竞争格局形容为“机会平等的时代”。他认为,DeepMind、OpenAI等顶尖机构的崛起证明,即使是没有庞大资源支撑的小团队,只要拥有清晰愿景和技术执行力,同样可以影响世界。反观一些传统大企业,尽管人才济济、资金雄厚,却因体制僵化而错失创新先机。这种“小而美战胜大而笨”的趋势,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版图。
从新闻视角来看,这场演讲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普通的开学寄语。它折射出中国新一代科技创业者对教育、人才与未来的深刻思考。王兴兴没有鼓吹名校光环或海外背景,而是坚定地告诉这些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你们完全有能力做出世界顶尖的技术。”这种来自一线创新者的鼓励,比任何口号都更具感染力。
福耀科技大学本身也值得关注。这所由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资建设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自获批设立以来便备受瞩目。学校位于福州高新区,占地约1006.68亩,师生配比高达6:1,意味着每位学生都将获得极为稀缺的教育资源。这种“精耕细作”式的培养模式,在当前高等教育普遍追求规模扩张的背景下,无疑是一股清流。
更为关键的是,教育部在批复文件(教发函[2025]14号)中明确将其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还将开展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前沿科技探索。结合王兴兴所倡导的“持续学习、自我迭代”理念,这所学校或许正试图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高校的发展路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培养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王兴兴在演讲结尾提出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设想:为何不能为新入职员工举办“入学典礼”?这个想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层意义——企业不仅是工作场所,更应是终身学习的平台。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鉴教育模式来构建组织文化时,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种新型职场生态的诞生。
综上所述,这场发生在福耀科技大学的演讲,既是一位青年科技企业家的成长独白,也是对中国未来人才培养的一次真诚呼吁。在这个AI加速演进、知识边界不断拓展的时代,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起点高低,而是是否拥有持续进化的能力。对于那50名首届本科生而言,他们所拥有的不仅是优越的学习环境,更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