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视界2025年09月09日 10:36消息,小米13手机突发爆炸致3岁男童受伤,客服回应称将等待检测结果以确定责任。
9 月 9 日消息,江苏一名网友于 9 月 7 日发布视频称,其家中一部小米 13 手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导致正在沙发上观看视频的一名男童手部及下肢受伤。该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公众对智能手机安全性再次提出关注。
从发布的视频画面可见,一名约三岁男童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手机,突然间手机迸发出明显火光,并伴随“砰”的一声巨响,现场家人惊慌失措,立即上前查看孩子伤情。拍摄者在视频中惊呼:“小孩子刚玩着呢,突然就爆炸了。”据当事人介绍,涉事设备为小米 13 型号手机,购入后未进行任何维修或改装,属于正常日常使用状态。
视频评论区公开的医院病历显示,受伤男童被诊断为左手及下肢烧伤,部分皮肤呈现熏黑状态,局部出现水疱并已破溃,腐皮脱落,伤情较为明显。这一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电子设备安全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儿童接触电子产品日益频繁的当下。
9 月 8 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小米官方客服了解进展。客服人员回应称,手机自燃或爆炸的具体原因必须通过专业机构检测才能确定,目前无法直接判断事故责任归属。另一名工作人员补充表示,此类事件属于极小概率情况,成因复杂,可能涉及电池、外部环境、使用习惯等多种因素。
值得肯定的是,在事件曝光后,小米售后已主动与当事人家属取得联系。据视频发布者当日回应,小米方面已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取回手机残骸,并将送至小米研发中心进行技术分析,以查明爆炸的真实原因。这种快速响应体现了企业面对突发舆情时应有的责任意识和处理机制。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手机爆炸是个案,但每一次类似事件都应成为行业警钟。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设备小型化与高性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电池热失控的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家庭环境中,儿童缺乏基本的安全判断能力,若电子设备存在潜在隐患,后果可能极为严重。
此次事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即便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品牌旗舰机型,也不可完全排除硬件故障的可能性。建议用户避免长时间高负荷使用手机,尤其是边充电边观看视频;同时应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的监管,尽量避免将手机长时间交由低龄儿童独自操作。
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之中,最终结论需等待小米官方的技术鉴定报告。我们呼吁相关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安全标准,完善售后应急机制,同时也期待监管部门能加强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