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拟携手OpenAI与谷歌,共谋AI新布局,扎克伯格战略转向,开启行业合作新篇章。
8 月 30 日消息,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当地时间周五援引知情人士披露,Meta Platforms 正在积极探索与谷歌或 OpenAI 的潜在合作,以增强其旗下应用程序中的 AI 功能。这一动向表明,尽管 Meta 在自研大模型方面持续发力,但在竞争激烈的 AI 赛道中,仍希望通过外部合作快速提升产品体验。
据悉,Meta 新成立的 AI 部门——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正在研究将谷歌的 Gemini 模型整合进其核心产品 Meta AI,用于生成对话式文本回复。此举或将显著提升 Meta AI 在自然语言理解与交互能力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在与用户进行多轮对话和复杂问题处理时的流畅度与准确性。
此外,The Information 进一步指出,Meta 也在与 OpenAI 探讨技术合作的可能性,计划利用其成熟的大模型为 Meta AI 及旗下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多种 AI 功能提供支持。这可能涵盖内容推荐、自动回复、图像生成等多个应用场景,显示出 Meta 在构建全方位 AI 生态上的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报道强调,与谷歌或 OpenAI 的合作可能仅是过渡性策略。其根本目标是在 Meta 自主研发的 Llama 系列模型尚未完全成熟之前,通过引入外部先进模型填补技术短板,维持市场竞争力。而当前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的核心任务,正是确保下一代开源大模型 Llama 5 能在性能上真正对标甚至超越 GPT 系列和 Gemini 等行业领先模型。
有三位知情人士向 The Information 透露,Meta 已开始在内部员工工具中部署部分外部 AI 模型。例如,工程师可通过内部编程助手调用 Anthropic 的模型进行代码生成与调试。这种“内外结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也反映出 Meta 在 AI 实践中务实而灵活的态度——在坚持自研的同时,不排斥短期内借助成熟技术加速落地。
对此,Meta 发言人回应称:“我们在打造顶尖 AI 产品上采取全方位策略,包括自主研发世界领先模型、与企业合作以及开源技术。” 这一表态既强调了 Meta 对技术自主权的重视,也为其开放合作的姿态提供了官方背书。
回顾今年早些时候,Meta 投入数十亿美元重金组建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不仅聘请了前 Scale AI CEO Alexandr Wang 和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联合领导该部门,还以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吸引了数十位全球顶尖 AI 研究人员加盟。这一系列动作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Meta 不甘于仅做社交平台的霸主,更希望在 AI 时代占据技术制高点。
从战略角度看,Meta 当前的选择颇具深意。在 AI 军备竞赛中,完全依赖自研可能面临周期长、风险高的挑战;而彻底依赖第三方则可能丧失技术主导权。因此,采取“短期借力、长期自强”的双轨策略,既能在用户端快速兑现 AI 价值,又为长期技术独立争取了宝贵时间。尤其在 Llama 系列已获得广泛开发者认可的基础上,若 Llama 5 能实现质的飞跃,Meta 完全有可能在开源与商业化之间走出一条独特路径。
然而,与谷歌或 OpenAI 合作也并非没有隐忧。尤其是与 OpenAI 的潜在合作,考虑到后者与微软的深度绑定,以及扎克伯格此前对闭源 AI 模式的公开批评,此类合作可能面临内部文化与战略方向上的摩擦。此外,过度依赖外部模型也可能削弱其推动开源生态的公信力。
总体来看,Meta 此举是现实压力与远大抱负交织下的理性选择。它既体现了 AI 技术演进中“速度与自主”之间的张力,也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便如 Meta 这样资源雄厚的科技巨头,在面对 AI 变革时也必须灵活应对、多线布局。未来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合作,而在于能否借力打力,最终实现真正的技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