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视界2025年08月25日 15:45消息,川气东送二线首段通气,年增供气30亿立方米,大幅提升清洁能源供应,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北京8月25日电 据国家管网集团消息,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以下简称川气东送二线)安岳气田上载点至铜梁压气站段于8月25日顺利投产。该段管道每年可新增输送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标志着这一国家战略性能源工程正式迈入建设“快车道”,为全国天然气资源调配注入强劲动力。

川气东送二线铜梁压气站。受访者供图

作为我国“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骨干管网”布局中的关键一环,川气东送二线横跨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浙江、福建等八省市,整体工程按西段(川渝鄂段)和东段(鄂豫赣皖浙闽段)分阶段核准推进。项目全线建成后,年输气能力将达到200亿立方米,不仅实现与全国主干管网的高效互联互通,更将显著提升四川盆地天然气外输能力,有效缓解中东部地区在冬季用气高峰等特殊时段的调峰压力,助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铜梁压气站员工在现场操作。受访者供图
从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看,川气东送二线的加速推进具有深远意义。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的能源输送体系,而此次首段投产正是这一战略落地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将西南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与中东部能源消费中心高效连接,不仅优化了区域资源配置,也增强了国家能源供应的韧性与稳定性。尤其是在国际能源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提升国内天然气管网自主可控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国家能源局此前组织召开的2025年全国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道保护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25年国家管网集团需依据重大项目清单,扎实推进包括川气东送二线、虎林—长春—石家庄-濮阳、苏皖豫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建设。这表明,国家层面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相关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
川气东送二线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此次投产的安岳气田上载点—铜梁压气站段,是川气东送二线首个投入运行的组成部分。来自西南油气田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的天然气,经由铜梁压气站接入中贵天然气管道,最终汇入国家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系统。这一新通道的启用,每年新增近30亿立方米的输气量,不仅为川渝地区打造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产能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将显著提高重庆及沿线省市的天然气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普及与大气污染防治协同并进。
可以预见,随着川气东送二线后续段落的陆续建成,我国天然气“西气东输、南气北上、多向互通”的格局将进一步完善。这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动脉,不仅承载着资源调配的功能,更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未来,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强化运营维护,将是确保工程全面发挥效益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