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视界2025年09月14日 10:25消息,波音因数百项质量违规面临高额罚款,涉及机舱应急门脱落及放行问题飞机。
据央视新闻,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12日发布声明指出,波音公司在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期间存在安全违规行为,拟对其处以总计约310万美元的罚款。这一处罚反映出监管机构对航空安全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企业在生产与管理过程中若出现疏漏,将面临严格的问责。此次事件再次提醒相关企业,必须持续加强内部合规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安全标准,以维护公众信任和行业稳定。

声明说,波音公司因涉及2024年1月5日发生的舱门塞(内嵌式应急门)脱落事件,以及干预相关安全人员独立执行职责的行为,被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依据法律规定处以最高额度的民事处罚。

声明说,据调查,位于华盛顿州伦顿的波音737工厂以及波音供应商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位于堪萨斯州威奇托的波音737工厂“存在数百项质量体系违规行为”。波音公司还曾就两架未达到适航标准的飞机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申请适航认证。此外,有员工曾施压公司内部适航验证人员,同意放行一架存在问题的波音737-MAX飞机,以确保波音能够按计划完成交付。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波音在质量管理与安全合规方面的问题已非个别现象,而是呈现出系统性风险。这种对生产进度的过度追求,可能已经严重侵蚀了安全底线。企业若长期忽视质量控制,不仅会损害自身声誉,更可能危及乘客生命安全。监管机构和公众对此类问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推动企业建立更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确保航空安全不被商业利益所牺牲。
按照声明,波音收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处罚通知书后,有30天时间就此作出回应。
2024年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MAX9型客机在起飞后不久发生事故,机舱侧面的门塞突然脱落。调查人员随后发现,本应固定门塞的四个螺栓竟然全部缺失。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故发生的时机距离该飞机交付给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仅约两个月。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航空安全和制造质量的广泛关注。虽然飞机在交付后通常会经过严格检查,但如此明显的缺陷未能被及时发现,令人担忧。这不仅反映出生产或质检环节可能存在疏漏,也提示相关方需加强对新交付飞机的持续监控与维护。确保每架飞机在投入运营前都达到最高安全标准,是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基本责任。
波音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波音公司二季度营收达到227.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8.66亿美元,实现了35%的增长;不过,二季度净亏损为6.12亿美元,虽较去年同期的14.39亿美元有所收窄,但仍显示出公司面临一定压力。 从数据来看,波音在营收方面表现亮眼,反映出其业务正在逐步恢复。然而,净亏损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公司已经完全走出困境,尤其是在行业竞争加剧、供应链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背景下,波音仍需持续优化运营效率并提升盈利能力。
波音的亏损主要源于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一项协议,该协议涉及其畅销机型737Max飞机所引发的两起致命空难,波音为此支付了4.45亿美元的费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事件不仅对波音的财务状况造成了直接影响,也进一步暴露了企业在安全管理和合规运营方面的短板。尽管公司已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但如何重建公众信任仍是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此次赔付金额虽高,但相较于长期品牌损害和潜在的法律责任,仍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2018年和2019年,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公司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航班相继发生空难,共造成346人丧生,失事飞机均为波音737MAX系列中的737MAX8型客机。此后,波音737MAX系列客机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停飞近两年,引发了对飞机安全性和监管机制的广泛质疑。 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航空制造商在设计与认证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也反映出国际航空监管体系在信息共享和应急响应方面的不足。尽管波音公司随后对相关系统进行了改进,但公众对这款机型的信任已受到严重冲击。此类事故提醒我们,航空安全需要更严格的标准、更透明的沟通以及更高效的国际合作。
波音表示,原定于今年完成的737 Max 7和Max 10型号飞机的认证工作可能将延后至2026年。